|
賽銳醫藥咨詢總裁應邀參加醫療器械峰會并談論器械創新近日,我公司醫療器械總監應邀參加了在成都舉辦的醫療器械創新峰會。并在會上作了發言,以下為發言內容: 隨著醫療器械創新法規的實施,賽銳醫藥咨詢也累計了一些成功經驗,現在將這些經驗與大家分享下。 一、具有核心發明專利。何為核心發明專利。假如我一個產品是作止血產品,那么我的核心部分就是止血,但是我的發明專利名稱是一款用于修復XX的產品,中間部分提到了止血,這種算是具備了核心發明專利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這個企業之所以創新會被否掉是因為企業的初衷是想做修復適應癥,而我公司在與其進行項目規劃后發現他這款產品如若做修復,臨床的成功可能性很低,因而又轉回做止血,才造成了之前的局面。因此建議企業如若想做創新器械,需要在項目啟動之初就找有經驗的咨詢公司介入,避免少走彎路。 二、是否屬于國內首創,國際領先?這個問題如何界定,現在大部分企業的操作方式都是出具查新報告,但是查新報告原則上說是可操作的,因此查新報告僅能作為創新的一個證明,而不是企業認為的有了查新報告就一定能證明我是創新。創新的界定并非是由評審中心進行界定,而是由第三方機構進行,第三方機構的每個人都是所屬領域的專家。之前有個失敗的品種雖然出具了查新報告,但在審評時專家認為已經是兩年以前的技術了,因而失敗。因此建議有能力的企業在創新界定前與相關審評老師進行溝通,確保屬于創新,減少申報時間。沒有能力的企業,也可委托有能力的公司進行。 三、資料準備。創新資料的提交屬于一次性提交,并不像正常注冊可以發補。創新注冊如若資料準備不完善,需要增補,則要將資料取回,重新準備,再重新走創新流程,一來一回就是4-6個月。因此創新資料的準備一定要慎之又慎,如若多返工幾次,時間可能比正常注冊還久。 最后,希望各大企業對于創新不要有畏難心理,正因為你們的付出,我國的器械才能進步。 |